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义行?检察青年说第一期: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检察人员
时间:2025-06-0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本期音频由法律监督部苟东芹朗读)

本人作为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官助理,负责案例撰写、文书制作、调查取证、工作总结、数据报送等辅助职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检察人员,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需要从政治忠诚、专业能力、工作方法、协同合作等多方面进行提升。

一、筑牢政治忠诚与法治信仰

公益诉讼关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需深刻理解"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使命,始终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公益诉讼检察必须立足更高站位,把握大局大势,才能锚定发展坐标,把牢正确方向。要把公益诉讼检察作为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公益诉讼检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盯损害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发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要切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小事”,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锤炼公益诉讼专业能力

一是归纳整理专项法规库。公益诉讼涉及领域众多,其涉及的法律规范具有鲜明的复合性、动态性和专门性特点。公益诉讼法律规范的复杂性要求检察人员必须具备体系化思维和动态学习能力,既要“精读”核心法律条文,又要“泛观”相关技术标准与政策文件,方能在办案中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二是精研案例加强反向拆解。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是法律适用的“活教材”和“参照系”。掌握科学的案例研习方法,能够快速提升办案质效、统一司法尺度、增强法律文书说服力。熟知、精读最高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用“案件要素解剖表”拆解其办案逻辑,提炼案例中的要旨。努力实现案例研习实务转化,将案例事实转化为证据收集清单,将裁判要旨转化为法律论证模板,将审理思路转化为办案流程指引。

三、强化协同作战能力

加强公益诉讼协同作用需构建“检察机关主导、多方联动、社会参与”的立体化协作网络。一是完善内部衔接机制,利用公益诉讼智能应用化平台接收刑事检察案件线索,加强与刑事检察部门的定期交流。二是加强外部协作,扩大案件线索来源。完善"检察+行政+专家+社会组织"协同机制,构建“全民护益”参与网络。努力实现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的转变,构建“线索发现—调查取证—整改落实—效果评估”的全链条协同闭环。

我从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已经是第六个年头,见证了公益诉讼的成长和不断完善,期间取得了部分成绩,但更多的是对现实要求的本领恐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始终以“立检为公 执法为民”的情怀办好每一起案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履职办案能力,助力公益诉讼成为推动法治进步、增进民生福祉的坚实力量,以更优履职答好新时代检察答卷。


12309
中国检察听证网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校园欺凌举报平台
检察微博
检察微信
检察微信二维码
检察微信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
视频资料 更多>>
母亲节丨献给每一位母亲
母亲节丨献给每一位母亲